

白族村寨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,自称“白子”、“白尼”、“白伙”,统称为“白人”,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。白族人崇尚白色,以白色衣服为尊贵,民居外墙均以白色为主调,其建筑、雕刻、绘画艺术,尤其扎染技艺最为著精湛,被文化部命名为“民族扎染之乡”。白族人热情好客,“三道茶”就是白族待客礼。


彝族山寨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,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,人口约872万,主要分布在滇、川、黔、桂四省的高原与沿河丘陵之间。民居多为瓦板房、土掌房、方型碉楼、垛木房、干栏式住宅,其服饰质地、款式、纹式有明显地域特征。 彝族山寨以彝族文化为主题,采用瓦板房建筑形式,设置彝族酒坊、糍粑豆腐坊、火把广场等项目,游客可了解彝族酿酒文化,观摩彝族美食制作工艺,参与民族传统活动,感受古老的彝家山寨风情。


土家族自称“毕兹卡”、“密基卡”或“贝锦卡”,意为“土生土长的人”,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,人口约835万,主要分布在湘、鄂、渝、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,传统民居有茅草屋、土砖瓦屋、木架板壁屋、吊脚楼四种类型。 土家族山寨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,设置土家族广场、古法造纸坊、扎染作坊、对歌台等项目,游客可在此赶女儿会,客串一回土家女婿,对唱山歌,体验一把土家婚嫁互动的乐趣。


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,逐水草而居。传统民居为蒙古包,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,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。蒙古人性情直爽热情好客,献哈达、喝奶茶、敬美酒都是蒙古族待客之礼。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,期间会举行祭典、赛马、射箭、投布鲁、摔跤、唱歌、跳舞等活动。


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、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、云南迪庆、甘肃甘南等地区,此外印度、不丹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欧洲、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。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。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,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,分卫藏、康、安多三种方言。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,在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雕塑、建筑艺术等方面,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。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,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。


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人口约987万,有自己的语言文字。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,“维吾尔”是维吾尔族的自称,意为“联合”。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,伊斯兰教[]对于维吾尔族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生活有着广泛与深远的影响。传统节日有:肉孜节、古尔邦节、诺鲁孜节等。维吾尔族的先民开垦了绿洲,修渠引水,并发明了独特的地下引水系统“坎儿井”。新疆的自然条件利于种植棉花,维吾尔族先民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植棉,其中长绒棉质地优良,最为有名。种植瓜果是维吾尔族的特长,主要有葡萄、哈密瓜、西瓜、香梨、石榴、樱桃、无花果等。